走进云南生态水产养殖
提供绿色健康食品,提高您的生活品质

走进云南生态水产养殖
提供绿色健康食品,提高您的生活品质
15924835568
泥鳅的养殖方法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场地选择、池塘建设、苗种放养、饲料投喂、水质管理、日常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等。
以下将详细介绍泥鳅的养殖方法:
一、场地选择与池塘建设
场地选择:泥鳅养殖需要在静水区域进行,选择水质良好、水深适宜、避风、向阳的场地。**远离村庄、工厂等污染区域,以保证水源的清洁和稳定。
池塘建设:池塘应由砖、石等材料砌成,池深一般在1米左右为宜。池塘底部铺上0.5尺左右的土壤,并注入清水1尺。池塘周边保持干净,并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、浮萍等水生植物,以改善水质和提供泥鳅的栖息环境。
二、苗种放养
苗种选择:选择健康、活力强、无病虫害、体长3-4cm的泥鳅苗。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-50尾,注意规格整齐,避免大鳅吃小鳅的情况。
放养前准备:放养前,需要对池塘进行**清理和消毒,可以用生石灰清理池塘,然后重新加水。在放养前10天,可以往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,以促进水生动植物的繁殖。
三、饲料投喂
饲料种类:泥鳅的饲料主要包括鲜活饲料、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饲料等。鲜活饲料包括小鱼、小虾、蚯蚓等,配合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饲料、碳水化合物饲料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。
投喂方法:日投饵量应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,3月为泥鳅总体重的1%,4-6月为4%,7-8月为10%,9-10月为4%。投喂时间以傍晚为宜,并在池塘内向阳、离岸1.5~2.0m处搭设饲料台,有利于泥鳅均匀摄食。
四、水质管理
定期换水:泥鳅养殖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,**每周更换一次水,每次更换水量为1/3或1/4。
控制水温:泥鳅适宜在18-25°C的水温中生长,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泥鳅的生长。
清除杂物:养殖区域内的杂物要及时清除,避免影响水质。
使用水质净化剂:可以使用益生菌、水质改良剂等水质净化剂来改善水质。
五、日常管理
巡塘检查:每天需进行2次巡塘,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,观察泥鳅的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。
施肥管理:在养殖过程中,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,但施肥不能过多过频,并且要勤换池水。
微生物制剂:在养殖的中后期,每月可以施1-2次微生物制剂,以调节水质。
六、疾病预防
为了有效预防泥鳅疾病,可以隔**时间在池子里泼洒酵母菌、EM菌等生物制剂,这样可以调节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泥鳅的抗病能力。
通过遵循上述养殖方法,可以有效地提高泥鳅的产量和品质,实现泥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泥鳅的养殖方法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场地选择、池塘建设、苗种放养、饲料投喂、水质管理、日常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等。
以下将详细介绍泥鳅的养殖方法:
一、场地选择与池塘建设
场地选择:泥鳅养殖需要在静水区域进行,选择水质良好、水深适宜、避风、向阳的场地。**远离村庄、工厂等污染区域,以保证水源的清洁和稳定。
池塘建设:池塘应由砖、石等材料砌成,池深一般在1米左右为宜。池塘底部铺上0.5尺左右的土壤,并注入清水1尺。池塘周边保持干净,并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、浮萍等水生植物,以改善水质和提供泥鳅的栖息环境。
二、苗种放养
苗种选择:选择健康、活力强、无病虫害、体长3-4cm的泥鳅苗。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-50尾,注意规格整齐,避免大鳅吃小鳅的情况。
放养前准备:放养前,需要对池塘进行**清理和消毒,可以用生石灰清理池塘,然后重新加水。在放养前10天,可以往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,以促进水生动植物的繁殖。
三、饲料投喂
饲料种类:泥鳅的饲料主要包括鲜活饲料、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饲料等。鲜活饲料包括小鱼、小虾、蚯蚓等,配合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饲料、碳水化合物饲料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。
投喂方法:日投饵量应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,3月为泥鳅总体重的1%,4-6月为4%,7-8月为10%,9-10月为4%。投喂时间以傍晚为宜,并在池塘内向阳、离岸1.5~2.0m处搭设饲料台,有利于泥鳅均匀摄食。
四、水质管理
定期换水:泥鳅养殖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,**每周更换一次水,每次更换水量为1/3或1/4。
控制水温:泥鳅适宜在18-25°C的水温中生长,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泥鳅的生长。
清除杂物:养殖区域内的杂物要及时清除,避免影响水质。
使用水质净化剂:可以使用益生菌、水质改良剂等水质净化剂来改善水质。
五、日常管理
巡塘检查:每天需进行2次巡塘,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,观察泥鳅的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。
施肥管理:在养殖过程中,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,但施肥不能过多过频,并且要勤换池水。
微生物制剂:在养殖的中后期,每月可以施1-2次微生物制剂,以调节水质。
六、疾病预防
为了有效预防泥鳅疾病,可以隔**时间在池子里泼洒酵母菌、EM菌等生物制剂,这样可以调节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泥鳅的抗病能力。
通过遵循上述养殖方法,可以有效地提高泥鳅的产量和品质,实现泥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Copyright © 会泽智兴养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滇ICP备2021003166号-1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
Copyright © 会泽智兴养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